中国植物志
因网站整合,本页即将迁移至:www.iplant.cn/info/Phyllanthus ruber?t=z
意见建议 请 email: iplant@ibcas.ac.cn
FOC | FLPH | DCP | iPlant | admin    响应时间:0.19秒
红叶下珠
Phyllanthus ruber (Lour.) Spreng.
中国植物志>> 第44(1)卷 >>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 叶下珠属 Phyllanthus

17.红叶下珠(海南植物志)山杨桃(海南澄迈),地五敛(海南儋县),鹧鸣(海南文昌)图版29:10-14

Phyllanthus ruber (Lour.) Spreng. Syst. Veg. 3: 22. 1826; Muell. Arg. in DC. Prodr. 15 (2): 419. 1866; Beille in Lec. Fl. Gen. Indo-Chine a: 607. 1927; Merr.in Lingnan Sci. Journ. 6: 281. 1928; 海南植物志2: 132. 1965; Chin in Acta Phytotax. Sin. 19: 345. 1981; non Noronha ex Hassk. (1790). ——Nymphanthus rubber Lour. Fl. Cochinch. 541. 1790. ——Phyllanthus tsiangii P. T. Li in Acta Phytotax. Sin. 25: 375. 1987, syn. nov.

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稀达6米;茎皮褐红色,分枝常集中于顶部;小枝长10-20厘米,与叶柄、子房及果同被褐色锚状毛。叶片纸质,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7.5厘米,宽1-3.5厘米,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有时两侧不相等,边缘干时背卷,除叶下面中脉基部被柔毛外,其余无毛;侧脉每边5-6条;叶柄长2-3毫米;托叶三角形,长约2毫米,褐红色。花雌雄同株;雄花:通常2-6朵簇生于枝下部的叶腋内;花梗丝状,长3-6毫米;萼片4,黄绿色,椭圆形或卵形,彼此近相等,长2-2.5毫米,宽约1.2毫米,内面中央呈龙骨状凸起;雄蕊2,花丝合生成-短柱,花药贴生,基部叉开,药室纵裂;花粉粒圆球形,具10-20个孔;花盘腺体4,球状,腺体间的间隙为萼片内面中央龙骨状凸起所嵌入;雌花:直径约4毫米;花梗长18-25毫米,向顶部逐渐增粗;萼片6,与雄花的相似,内面中央稍凸起;花盘杯状,肥厚,顶端具齿裂,基部具6枚与萼片互生的三角状腺体;子房圆球状,直径约2.5毫米,4-6室,花柱分离,直立,长1-1.5毫米,顶端2裂。蒴果圆球状,直径约6毫米,红褐色,具有纵的凹槽,开裂后轴柱及花萼宿存;种子淡黄褐色,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花期4-10月,果期7月-翌年4月。

产于海南保亭、儋县、陵水、乐东、三亚、文昌、临高、东方、琼东等地,生于山地疏林下或山谷向阳处。分布于中南半岛。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1994《中国植物志》第44(1)卷 102页 PDF
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大戟目 Euphorbiales
大戟亚目 Euphorbiineae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叶下珠亚科 Subfam. Phyllanthoideae
叶下珠族 Trib. Phyllantheae
叶下珠属 Phyllanthus
叶下珠亚属 Subgen. Phyllanthus
红叶下珠组 Sect. Nymphanthus
图版29:10-14
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查看
logo_frps
版权所有  ©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植物项目组
京ICP备13006946号-2         我有话要说